江苏省2022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请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江苏省2022届高考模拟试题(二)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共23小题,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已经耳熟能详,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近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变革值得期待,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的声音。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
(《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7日《万物皆可“元宇宙”?》)
材料二:
在主流哲学探讨中,“虚拟世界”始终是被警惕和防范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台机器,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在它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享受最大的欢愉和乐趣,而留在现实中就要摸爬滚打,承受失意和痛苦。在他的课堂上,面对机器给予的极大诱惑,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相较于可以互相替代的虚拟世界,无可替代的现实世界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
讽刺的是,尽管哲学和文学都以一种“现实中心主义”告诫人们以警惕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发展元宇宙已然被拔高到“科技向善”的层面,它被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类无限可能的重要举措。
有英美学者清楚地指出了种种“赋魅”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这些公司非常公开地、相当狂热地担心各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灾难……显然只有科技企业亿万富翁才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的确,无论元宇宙的蓝图绘制得如何理想,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事实上,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
当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或许有一天,“元宇宙”会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在互联网冲浪,在游戏中社交。但这样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与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的资本主义科技巨头的个人英雄式意识形态无关,也注定无法通过“炒概念”和“炒热钱”得到实现。
(摘编自《元宇宙叙事:“科技向善”的意识形态神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元宇宙目前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但这并不妨碍它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的发展态势。
B.在具体场景中的现实案例,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也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元宇宙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C.在罗伯特·诺齐克的课堂上,学生大多能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而选择需要承受失意和痛苦的现实世界。
D.在元宇宙领域,“炒概念”和“炒热钱”都是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无法借以实现生活方式的迭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对元宇宙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评论,材料一侧重受众视角,材料二侧重资本视角。
B.材料一中认为科技发展要以现实为支撑,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C.资本实体清醒地借助元宇宙攫取利益,而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是被动的。
D.材料二中引用英美学者的话论证拥趸们赋予元宇宙的崇高意义,揭示了“科技向善”的真相。
3.根据材料二“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的一项是(3分)
A.部分网红博主靠元宇宙概念卖课,吸引了众多的网友,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就卖出了150万元。
B.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C.以网络技术研发为主营方向的字节跳动公司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融资金额近1亿人民币。
D.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中的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就上升了54.4%。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学者提出,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冷热关系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永别了,武器①(节选)
[美]海明威
军队这么庞大,路又这么少,撤退必然混乱。根本没人下令指挥。
“博内罗呢?”我问。
皮安尼望着我。“他走了,中尉。”他说,“他情愿当俘虏去。”我一声不响。
“他怕我们都会被打死。”我一句话也不说。
“你看,我们对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信心,中尉。”
“他上哪儿去了?”“我不知道,中尉。他溜走了。”
我们绕着城的北面走过乌迪内,过了一会儿便走进大撤退的基本行列,整夜往塔利亚门托河赶去。我真想不到撤退的规模这么宏大。不但是军队,整个国家都在撤退。我们整夜赶着路,走得比车辆还要快。博内罗情愿去当俘虏,真傻了。其实一点危险都没有。
路上车辆和军队很拥挤,我们在路的旁边走着。
“我走得发腻了。”“嗯,我们现在只要走就行了。用不着再操心。”
“博内罗是个傻瓜。”“他真是傻瓜。”
“他的事你怎么处理呢,中尉?”“我还不知道。”
“你看,要是战争继续下去,上面会给他家属找大麻烦的。”
“战争不会继续下去的。”一个士兵说。
“我们正在回家。战争结束了。”
“要是战争真结束了,那就没有关系了。”皮安尼说,“但是我不相信战争已经结束。真这样就太好啦。”
“我们不久就会知道的。”我说。
“我不相信战争结束。他们都这样想,我可不相信。”
天亮前,我们赶到了塔利亚门托河的河岸边,便沿着涨满水的河走,走近一条所有的人马要过的桥。我们沿着河岸走,然后挤进了过桥的人群。我紧紧地夹在人群中慢慢地过桥,上面是雨,下边隔着几尺便是河水,我从桥边探头望望河水。
没人说话。大家只希望快点过桥,心里就是这么个念头。我们快过去了。木桥的那一头,两边站有一些军官和宪兵,打着手电筒。我们走近他们时,我看见有个军官用手指指队伍中的一个人。一名宪兵走进行列,抓住那人的胳膊,拖了出去。宪兵强迫他离开大路。他们正仔细察看着行列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刚要走到正对面时,他们又抓去了一个人。我看见那人是个中校。他头发灰白,长得又矮又胖。宪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检查行人的军官后面。当我走到那一排军官跟前时,我看到有一两个军官正盯着我。其中有一位指指我,对宪兵说了一声。我看见那宪兵跑过来,挤过队伍的边沿来找我,接着我感到被他抓住了衣领。
“怎么啦?”我说。我伸手到背后去解手枪。
另一个从我身后抓住我,把我的手臂朝上扭,扭得几乎脱了臼。我跟他一起转过身,第一个宪兵狠狠掐住了我的脖子。
“他再抵抗就开枪。”我听见有人在说。
“这是什么意思?”我想大声嚷,但是我的声音并不响亮。他们现在已把我拖到路边来了。
“他再抵抗就开枪,”一个军官说,“押他到后边去。”
“你们是什么人?”
“战场宪兵②。”另外一位军官说。
“押他到后面那些人那儿去。”第一个军官说。
他们押着我绕到这排军官的后边,走往公路下边临河的田野,那儿有一堆人。有一小组人由宪兵看守着。审问者的旁边站着四名宪兵,人人挂着卡宾枪。我看看那个正在受审问的人。他就是方才从撤退行列中给拖出来的那个灰头发的中校,胖胖的小个子。
“你属于哪一旅的?”他告诉了他们。
“哪一团?”他又说了。
“为什么不跟你那一团人在一起?”他把原因说了出来。
“就是你们这种人,放野蛮人进来糟蹋祖国神圣的国土。”
“对不起,我不懂你的话。”中校说。
“就是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叛逆行为,我们才丧失了胜利的果实。”
“你们经历过撤退没有?”中校问。
“意大利永远不撤退。”
我们站在雨中,听着这番话。
“要枪毙我的话,”中校说,“就请便吧,不必多问。这种问法是愚蠢的。”
那些军官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个在一本纸簿上写了些什么。
“擅离部队,明令枪决。”他宣读。
两个宪兵押着中校到河岸边去。我没看他们枪毙他,但是我听见了枪声。
我们站在雨中,一次提一人出去受审并枪决。到这时,凡是他们问过话的都被枪决了。
我身子往下一蹲,同时劈开左右两人,低着头往河边直跑。我在河沿上绊了一跤,哗的一声掉进河里。河水很冷,我竭力躲在水下不上来,自以为再也不会上来了。我一冒出水面,便吸一口气,连忙又躲下去。我第二次冒出水面时,看见前头有一根木头,就游过去,一手抓住它。我把头缩在木头后边,连看都不敢往上边看。我快冒出水面时就听见枪声。那根木头顺着水流转,我搂住它。河水很冷。我随波逐流,双手抱住那根木头,由它把我顺流漂去。现在已看不见河岸了。
【注】①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男孩亨利参加意大利军队抗击德国,经历了战争后,最终脱离战争的故事。
②战场宪兵:主要负责维持军队纪律,保障军队命令的执行。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写了大撤退的场面,官兵们惊恐不已,狼狈逃命,连宪兵也阻止不了他们。
B.“我”机警灵活,看到被问话的都被枪决后,不甘心束手就擒,于是找机会成功逃离。
C.宪兵们粗鲁蛮横,不讲道理,专门搜索从前线撤回的英勇官兵,并将其残忍杀害。
D.撤退的官兵们都在盼望着战争的结束,但又不相信真的会结束,内心纠结、绝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语言精练,句子较为短小而且结构简单,很少使用修饰语,表现力强,突出体现了海明威“电报体”小说的语言风格。
B.小说详细写了胖胖的中校被审问、枪毙的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且以点带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甚至荒谬。
C.“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串连起众多情节;是故事的隐蔽叙述者,在叙述中从不流露主观感受,显得冷静而客观。
D.小说结尾写“我”跳河逃生的过程,用了大量的动词,准确地描写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将紧张的气氛渲染得扣人心弦。
8.小说节选部分开头写“我”和皮安尼反复说博内罗“太傻了”“是个傻瓜”。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海明威的小说是“零度写作”。所谓零度写作,是指作者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感情,完全客观地陈述;零度写作不是不要感情,而是不让作者感情影响读者。请简要分析本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尚书·虞书·皋陶谟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①,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呈咸若时②,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禹曰:“俞!乃言厎可绩。”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文本二: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
……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③,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④。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节选自《史记·五帝本纪》
【注释】①叙,同“序”。②时,通“是”。③绌,通“黜”。④北,同“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B.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C.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D.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典,就是“三纲五常”中的“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B.谟,意为谋划。谟是《尚书》六种文体(典、谟、训、制、誓、命)之一。
C.三年丧,是臣为君的三年丧期,对臣的服饰、言语、饮食等方面要求严格。
D.大理,是古代官名,主管天下刑罚狱讼,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2.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皋陶和禹考察古时的立治之道。皋陶指出,真诚地遵行先贤的德行,就能使谋略美善,群臣也齐心协力。禹对皋陶的观点表示认可。
B.皋陶认为,每日能表现出三德,日夜恭敬努力,卿大夫就能保持封地;每天能庄严地实践六德,用以辅助政事,诸侯就能保持邦国。
C.皋陶“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迩可远,在兹”“庶明励翼”等语,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一对应。
D.舜知人善任,安抚四海。在他的治理下,天下政治清明。禹创制《九招》歌颂舜的功德,招来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本一中皋陶提出了三条基本方针。试概括之,并据文本二举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5~16题。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
杨万里
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
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①?
眼边俗物②只添睡,别后故人何似臞③。
尚策爬沙④追历块⑤,未甘直作水中凫。
【注】①三吾:永州有港溪、峿台和峿亭,称为“三吾”,代指永州,杨万里时任永州零陵县丞。②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世说新语·排调》记载:嵇康、阮籍、山涛等在竹林酣饮,王戎后至,阮籍便说:“俗物已复来败人意!”③臞:消瘦。④爬沙:形容螃蟹行走很迟钝。⑤历块:形容良马行走神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点明写作缘由,“湘江晓月”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又渲染出离别氛围。
B.接着写诗人久久目送友人的车马扬尘离去,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二人友情之深厚。
C.颔联写诗人在归途中作诗千首,用语夸张,更加突显对友人再次乘兴来访的期待。
D.第五句写友人离开后,诗人感觉身边尽是“俗物”,以此反衬出友人的高洁风雅。
16.南宋张镃曾这样评价杨万里:“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诗”,是说杨万里诗作师法自然,饶有活趣,融通情思,如何理解这一观点?请结合本诗尾联进行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劝学》篇中强调君子与常人并非有何差异,只是长于借助外力罢了。
(2)《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诗,诗人变换了角度,从远在他乡的游子方面去抒写思念之情。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也用了类似的艺术手法,写出时空交错之美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夸张、暗喻等修辞极写赤壁古战场巨浪骇人却意境优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自古以来,博览群书便是很多读书人的追求,成语“ ”常被用来夸赞一个人知识渊博。指尖轻触书页,便有一种满足感、愉悦感。身在原地,思绪却可寻遍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本本书便是一扇扇窗,引导我们欣赏不同的风景,神游大千世界。大文豪苏轼曾“立志读尽人间书”,他确实不曾辜负自己的誓言。因为博览群书,他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履险如夷, 。由此可见,读书的多寡对于一个人的意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于是成了许多学子的座右铭。
博览群书固然重要,精读同样重要。理解一篇文章,胜过囫囵吞枣地读完一本书。我认为“读书破万卷”中的关键词不是“万卷”,而是“破”。读书,首先要胸罗万卷,旁搜博采,即“破数量”;其次要 ,熟读精思,即“破内涵”;最后要举一反三, ,即“破万卷”。
言及此,我们不难发现,博览与精读互为表里,互为因果。若精读仅某一类文字,思想必定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吸收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学贯中西 泰然自若 精雕细琢 触类旁通
B.学富五车 安之若素 精雕细琢 见微知著
C.学贯中西 安之若素 精益求精 见微知著
D.学富五车 泰然自若 精益求精 触类旁通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若精读仅某一类文字,思想容易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吸收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B.若精读仅某一类文字,思想必定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内化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C.若仅精读某一类文字,思想容易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内化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D.若仅精读某一类文字,思想必定受限;博览群书而无法吸收为自身养分,也不过是做无用功。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人工智能设计,既能够凸显程序、具法的智能, ① ,显现出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增强的叠加效应。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都以“造福人类”为目标。然而,人工智能 ② 。现有人工智能的“愚蠢”表现,可能给人类带来风险和挑战。
人工愚蠢包含机器愚蠢和人类愚蠢。机器愚蠢往往体现为系统或程序的局限性,( )。人类愚蠢则主要体现为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一种人类智能弱化的趋势预测。面对机器愚蠢,我们期待机器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加聪明, ③ ,促进人类智能的增强;面对人类愚蠢,我们则希望机器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加“愚蠢”。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会阻碍机器“理解”和“判断”的局限性,从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B.这些局限性会阻碍机器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C.这些会阻碍机器“理解”和“判断”的局限性,进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D.这些局限性会阻碍机器的“理解”和“判断”,从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曾说:“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上述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高三(1)班拟举行“鉴往知来,砺行致远”的主题班会,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2022届高考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
(一)
1.B 2.A 3.B
4.①首先列举极力推崇元宇宙的各种声音,明确作者的不同观点:元宇宙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②然后揭示出元宇宙概念走红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指出我们距离元宇宙的全面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③接下来从现实中的错误表现入手,破解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指明正确做法:保留审慎和理性。④最后指出对新事物既要充满信心,也要脚踏实地。
5.(1)近期而言,需要只“热中有冷”。元宇宙概念走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期待,但它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在技术、法律、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资本甚至借助对其的意识形态幻想攫取利益。所以,需冷静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打好通向科技未来的现实根基,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2)远景来看,不妨“冷中有热”。事实证明,一些新概念往往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不少已经变成现实。对待新鲜事物,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但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而应该保持探索的热情,期待元宇宙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也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元宇宙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可见该选项错把或然当作必然,且以偏概全。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说法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可见作者对元宇宙持的是观望态度,如果元宇宙离开现实支撑才会成为海市蜃楼无本之木,而非必然。C.“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是被动的”说法错误。材料二第四段“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如此”承接上文,证明他们也是清醒的,“试图充当”证明他们是主动的。
D.“论证拥趸们赋予元宇宙的崇高意义”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二段“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可见并非拥趸们赋予元宇宙以崇高意义,而是科技公司自己赋予的。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第五段说“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可见概念的解释在前面,而第四段中明确了“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由此可见C、D两项是属于此列。第四段又说“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可见A项也属“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的内容。B.“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是从现实情况出发进行的技术运用,不属于资本的操作。所以,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此类题目,可以从现实背景、现实错误思想和行为、现实疑难问题、现实场景和事例等方面思考。从材料一第一段可知,作者首先列举了极力推崇元宇宙的各种声音,“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但作者明显是不同意这些观点的,提出“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从材料一第二段“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另一方面……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等内容可知,作者此处从现实背景入手,揭示出元宇宙概念走红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从材料三第二段“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等内容可知,此处作者从现实场景入手,针对现实呈现元宇宙可能给现实生活带来的改变。从材料一第三段“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等内容可知,作者从现实中的错误表现入手,破解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指明正确做法:保留审慎和理性。从最后一段“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可见,最后指出对新事物既要充满信心,也要脚踏实地。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对于题干中所说的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的问题,所谓“热中有冷”,就是要在元宇宙概念走红时,各处都在炒作元宇宙这一概念时,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一些炒作之语所蒙蔽;“冷中有热”是指认清元宇宙这一概念所承载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望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即使现在其距离实际的完成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也不要拒绝技术进步,要在保持审慎和理性下关注元宇宙的发展情况。
明白了两个概念,就可以得出:对近期而言,需要只“热中有冷”;而从远景来看,不妨“冷中有热”。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完全成型,“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需要完善,此时社会上热炒这一概念,就要能抵制住诱惑,看清资本借助对其的意识形态幻想攫取利益的行为。做到审慎和理性,“热中有冷”。
而从长远而言,元宇宙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提到的一些应用已经变成现实,如“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这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所以对其发展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密切关注其发展,期待元宇宙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冷中有热”。
(二)
6.B 7.C
8.①写他们认为撤退没危险,而博内罗逃走很傻,事实证明博内罗逃走是对的,没有逃走的人才是傻瓜,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产生波澜。
②“反复说”别人傻,可以体现出撤退官兵内心的忐忑与不安。
9.①让作品中的人物“我”直接说话,没有作者立场的直接表露。
②表达上,很少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修饰性词语,多是中性的描写。
③客观、冷静的表达,能让读者更为独立、理性、深入地思考,从而更好地表达反战主题。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A.“官兵们惊恐不已,狼狈逃命,连宪兵也阻止不了他们”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撤退的场面很大,“我们整夜赶着路,走得比车辆还要快”,并没有说官兵惊恐、狼狈逃命的状态。
C.“专门搜索从前线撤回的英勇官兵,并将其残忍杀害”错误,由“就是你们这种人,放野蛮人进来糟蹋祖国神圣的国土”“就是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叛逆行为,我们才丧失了胜利的果实”“意大利永远不撤退。”“擅离部队,明令枪决”可知,是搜索他们认为擅离部队、叛逆的官兵,且是“明令枪决”,并非“残忍……”。
D.“绝望”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撤退的官兵盼望又不相信的情绪,并无“绝望”。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在叙述中从不流露主观感受”过于绝对,文中曾写到“我真想不到撤退的规模这么宏大”“大家只希望快点过桥,心里就是这么个念头”就表现了叙述者的主观感受和对人们心理的推断。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先找出“我”和皮安尼反复说博内罗“傻”的原因,结合“他怕我们都会被打死”可知,博内罗认为大撤退有危险,会被“打死”,而“我”和皮安尼认为博内罗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傻”,“博内罗情愿去当俘虏,真傻了。其实一点危险都没有”,说明“我”和皮安尼认为大撤退是没有危险的;但从后文来看,战场宪兵把撤退中的一些官兵枪杀掉,这说明撤退是有危险的,前后构成对比,让小说情节有了波澜。“我”和皮安尼反复说博内罗的做法和想法“傻”,好似我俩很坚信撤退没有问题,但事实上,“反复说”别人傻恰恰是他们内心不安和忐忑的表现。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表达特色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小说不掺杂作者情感的具体表现,结合这些分析作答。
如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事件,而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只是故事的亲历者,所以“我”在文中的表述代表的是小说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如“我”对博内罗走了的评价,如“我”与战场宪兵的对话,文中没有直接表现作者立场的内容。
如文中在叙述事件的时候很少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修饰性词语,如写撤退的场面,只是说“我们整夜赶着路,走得比车辆还要快”,并没有添加修饰语来体现对撤退的态度;如写审判中校场面的时候,只是用“他告诉了他们”“他又说了”“他把原因说了出来”“中校说”“中校问”展现审判过程,并没有添加修饰语来体现中校被审之时的情绪表现,同样也没有展现审判者的情绪,都是中性的描写。
如文中在写撤退之时遭遇的审判、枪决,“我”是把整个过程客观冷静地表述出来,并没有对整个过程的渲染,无论是被审者和审判者,都没有具体的情感体现,这就给了读者可以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体现战争的残酷无情,表达反战的主题。
二、
(一)
10.B 11.B 12.C
13.(1)能识别人才算明智,才能用人得当;能安定民心才是仁爱,百姓才会归服。
(2)上天听取意见,观察问题,要依附于百姓的视听;上天明察可畏,要由百姓扬善惩恶的行为决定。
14.①修身。举例:舜居妫汭,内行弥谨。②知人。举例: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③安民。举例:方五千里,至于荒服。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于九德能普遍推行,使具备九德的人都出来任职做事,才德超群的人都获得官位。百官臣僚相互学习效法,各个工种的人都按时工作,使政事与天象运转相顺应,各种事情都会成功。不要贪图安逸和私欲,要兢兢业业,因为情况天天变化万端。不要虚设百官,上天命定的工作,人应当代替完成。“九德”是具备九德的人,作主语,与“咸事”是主谓关系,中间不能断开,在“九德”前断句,排除CD;“庶绩”指各种事业,“凝”在这是成功之意,与“庶绩”构成主谓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谟是《尚书》六种文体(典、谟、训、制、誓、命)之一”说法错误,《尚书》六种文体分别是:典、谟、训、诰、誓、命。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选项中词语对应错误,“迩可远,在兹”对应平天下;“庶明励翼”对应治国。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官人”,用人;“惠”,仁爱;“怀”,归顺。
(2)“聪”,听取意见;“(聪)明”,观察问题;“明畏”,明察可畏;“明威”,扬善惩恶。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三条基本方针:文本一由“慎厥身,修思永”概括出“修身”,由“在知人,在安民”概括出“知人”“安民”。
举例:文本二“舜居妫汭,内行弥谨”意思是,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体现“修身”;“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意思是,这二十二人个个成就功业,体现“知人”;“方五千里,至于荒服”意思是,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体现“安民”。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查考往事古迹。皋陶说:“君能诚实地履行其德行,就能有远见,而辅佐的臣子也能同心协力。”禹说:“好啊!如何去做呢?”皋陶说:“啊!要谨慎地修养自身,思虑深远。要亲近九族,那些贤明的人就会相互勉励来辅助,由近及远,道理就在于此。”禹听了这番精当的言论,拜谢说:“对呀!”
皋陶说:“啊!还要能辨别不同的人,安抚民心。”禹说:“噢!都像这样,连帝舜也难以做到。能识别人就是明智,就善于用人。能安定民心就是慈爱,百姓都会怀念他。能做到明智和受人爱戴,何必担心驩兜?何必流放三苗?何必畏惧巧言、善色、很佞的人呢?”
皋陶说:“啊!考察人的行为有九种美德。要说某人有美德,就要把他做的事一件一件列出来。”禹问:“什么是九德呢?”皋陶说:“宽宏而又坚栗,柔顺而又卓立,谨厚而又严恭,多才而又敬慎,驯服而又刚毅,正直而又温和,简易而又方正,刚正而又笃实,坚强而又良善。要表彰那些具有九德的好人啊!
“每日能表现出三种美德,日夜都恭敬努力,这样做卿大夫就能保持其封地。每天能庄严地实践六种德,用以辅助政事于国,作为诸侯就能保持他的邦国了。对于九德能普遍推行,使具备九德的人都出来任职做事,才德超群的人都获得官位。百官臣僚相互学习效法,把自己的职责事务做好,使政事与天象运转相顺应,各种事情都会成功。不要贪图安逸和私欲,要兢兢业业,因为情况天天变化万端。不要虚设百官,上天命定的工作,人应当代替完成。上天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常法,要告诫人们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办法,把这五者敦厚起来啊!上天任命有德的人,要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种礼服表彰这五者啊!上天惩罚有罪的人,要用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处治五者啊!政务要劝和了!要努力啊!上天的视听依从臣民的视听,上天的赏罚依从臣民的赏罚。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要谨慎啊,有国土的君王!”
皋陶问:“我的话可以实行吗?”禹说:“当然!你的话可以实行并且可以成功。”皋陶说:“我没有别的学识,只想天天辅佐君主并对他有所帮助啊!”
文本二: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
……尧年纪大了,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视。舜被举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尧让他代行天子的政务。代行政务八年,尧逝世了。服丧三年完毕,舜让位给丹朱,可是天下人都来归服舜。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从尧的时候就都得到举用,却一直没有职务。于是舜就到文祖庙,与四岳商计,开放四门,了解沟通四方的情况,他让十二州牧讨论称帝应具备的功德,他们都说要办有大德的事,疏远巧言谄媚的小人,这样,远方的外族就都会归服。……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绩,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贬黜,所以,不论远处近处,各种事情都振兴起来了。(又根据是否归顺)分化治理三苗部族。
这二十二人个个成就功业: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断案平正,人们都佩服他能按情据实断理;……其中禹的功劳最大,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阯、北发,西方安抚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抚到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到长、鸟夷,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舜时代开始。
(二)
15.C
16.①尾联写诗人愿驱策行走迟钝的爬沙螃蟹追赶行走神速的良马,不愿做水中的野鸭。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形象生动。
②诗人采用比喻,用“爬沙追历块”比喻鞭策自己向友人学习,又说自己不甘做“水中凫”,活泼有趣。
③诗人借物抒怀,抒发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高远志向。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
C.“颔联写诗人在归途中作诗千首”错误。颔联承接首联,诗人想象友人在归途中应该能够作诗千首,用夸张的手法赞美友人敏捷的才思与高雅的情趣。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题目要求用尾联印证张镃评价杨万里:“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即杨万里诗作师法自然,饶有活趣,融通情思。这个观点说明了杨万里诗歌的特点:善于观察自然,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鲜活有趣地抒情言志。
从尾联来看,尾联提到“爬沙”“历块”“水中凫”,这里的爬沙的螃蟹、疾行的良马、水中的野鸭都是生活中的事物,诗人却能够将其截取入诗,说明诗人是很善于观察并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托物言情,寄托遥深。
“尚策爬沙追历块”,是说像赶着缓慢爬行的螃蟹去追疾行的良马那样,鞭策愚钝的自己去追赶学习才华横溢的友人,“未甘直作水中凫”是说自己不甘做那水中平庸的野鸭。诗人用新奇有趣的比喻,生动活泼地抒情言志,也可体现杨万里诗风之“活趣”。
尾联借物抒怀,包括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志向,“志”是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高远志向。
(三)
17.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生、剪、涛。
三、
(一)
18.D 19.C
20.构成:这一句有两处比喻。“一本本书”为本体,“一扇扇窗”为喻体,“是”为比喻词,此处是暗喻;书的内容为本体,“不同的风景”为喻体,此处是借喻。
表达效果:将一本本书比作一扇扇窗,并将不同书本的内容比作不同的风景,形象地揭示了书籍对于开拓人的眼界、丰富人的心灵的作用,生动贴切。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学富五车”,意思是形容学问渊博。“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语境为“常被用来夸赞一个人知识渊博”,用“学富五车”。
第二空:“安之若素”,意思是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语境为“履险如夷”,强调紧急情况不慌乱,用“泰然自若”。
第三空:“精雕细琢”,指对玉器详细地进行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语境为“熟读精思,即‘破内涵’”,强调追求更好,要求极高,用“精益求精”。
第四空:“见微知著”,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触类旁通”,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语境为“举一反三”,用“触类旁通”更合适。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三处语病:
一是“若精读仅某一类文字”语序不当,“仅”应该修饰“精读”,改为:若仅精读某一类文字。
二是“思想必定受限”表述过于绝对,可改为:思想容易受限。
三是“博览群书而无法吸收为自身养分”搭配不当,对象是“群书”,不能说“吸收”,可以说“内化”。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一本本书便是一扇扇窗”是暗喻,“一本本书”是本体,“是”是暗喻词,“一扇扇窗”是喻体,把书比作窗,窗户让人们不用走出门外也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书籍开拓人们眼界、丰富人们精神的作用。
“引导我们欣赏不同的风景”是借喻的手法,本体是书的内容,喻体是“不同的风景”,将书的内容比作不同的风景,“不同”“神游大千世界”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书籍内容丰富多彩、能开拓人的眼界、丰富人的心灵的作用。
(二)
21.B
22.①又能够增强人类的智能
②某种程度上会展现人工愚蠢
③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与前句“局限性”衔接,此处应以“这些局限性”为主语,排除AC;
“阻碍机器的‘理解’和‘判断’”与“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之间是递进关系,应用递进连词“进而”,排除D。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是说人工智能设计的两个好处,采用并列连词“既……又”,结合下句“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增强的叠加效应”可知,此处强调“增强人类的智能”,据此应填:又能够增强人类的智能。
第二空,“然而”为转折连词,后句指出人工智能有“愚蠢”表现,据此应填:某种程度上会展现人工愚蠢。
第三空,“期待”说明机器变得更好,下句是“促进人类智能的增强”,此处应说对人类的好处,据此应填: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四、
写作提示
(一) 材料解析及任务解析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解析】
材料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意思是水有波痕,可以由此看清它的流向;车轮经过会在地上留下痕迹,人们可以据此寻找到它走过的路线。这句话告诉人们,所有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都会留下印记,我们回看这些印记,就能据此辨清前路的方向。第二句话“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这句话是在第一句话的基础上,阐明“走过的路”与“向前走”的关系,并指出我们“不能忘记走过的路”。第三句话是引用俄国哲学家赫尔岑的名言,从理论的层面对第二句话进行剖析,进一步辨析了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向后看,就是向前进。材料中的三句话是一种形断意连的关系,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呈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殊相到共相、由形到神的层层递进的关系。从提供的作文材料看,“过去”“未来”是关键词,对两者之间的关联的思考和认识是写作要突显的核心内容。
【任务解析】
1.任务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写作要体现“当代青年”对材料内容以及含义的认识和思考,要有明确的观点。
2.第二句话是情境任务。作文设置的情境任务是要求学生写一篇“鉴往知来,砺行致远”主题班会发言稿,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情境任务限定了写作的主题:“鉴往知来,砺行致远”。明确写作文体是发言稿,“感受与思考”暗示写作应该以议论分析为文章主体。写作身份是高三(1)班学生,发言对象是参加班会的本班师生。情境任务还明确要求考生应结合材料内容写作。
(二)立意分析
写作主题“鉴往知来,砺行致远”与材料内容在逻辑上是相辅相承的,是对材料内容的凝练和深化。鉴往知来,借鉴以往的,便可以推知未来的。其中的“往”可以是过去走过的路,获得的经验、教训等等,也可以泛指“历史”。“砺行致远”意为砥砺前行或磨砺节操、德行,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从材料出发,鉴往知来与砺行致远是相承关系,前者是思想,后者是行动,“鉴往知来”是“砺行”的指引,“致远”是结果。考生要准确把握两句话内在关联的基础上进行立意,展开论证。如果孤立地看待二者,就会陷入割裂的误区。
考生由此阐发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考生可以从个人层面,也可以从国家、民族层面,还可以从个人和国家两者相结合的综合角度立意。“鉴往”可以“知来”,可以让人品味过去,认清现在,思索未来。“向后看”不是停滞不前,沉溺过去的荣辱不能自拔,而是及时检视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前进。“理解和认识过去”是一种负责的态度,是一个自我更新、自我成长的过程。人要经常反思,获取经验教训,以磨砺节操、德行,指引以后的工作学习;国家、民族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得到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从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三)评分标准
1.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⑴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⑵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⑷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2.评分依据
54~60:结合材料,对“鉴往知来”和“砺行致远”内涵理解准确;对“往”的定义明确,能在准确把握两句话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立意,启示意义凸显;领悟深刻,对观点的阐释深入充分;符合“高三(1)班主题班会”的情境 ,写作身份明确,演讲对象明确,发言稿特征鲜明。语言通畅,结构严谨,材料丰富,文章有亮点;850字以上。
48~53:结合材料,对“鉴往知来”和“砺行致远”内涵理解准确;能在准确把握两句话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立意,启示意义凸显;对观点的阐释充分;符合“高三(1)班主题班会”的情境 ,体现了演讲者的身份,有交流意识;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无亮点;800字以上。
42~47:结合材料,对“鉴往知来”和“砺行致远”内涵理解准确;能将两句话关联进行关联,体现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不够明确;有发言稿的特征;结构完整。
36~41:结合了材料,对“鉴往知来”和“砺行致远”内涵理解有一定偏差,或仅围绕“鉴往知来”写作;没有体现启示意义;发言稿特征不明显;结构较乱。
35及以下:不结合材料另起炉灶,偏离题意。
3.其它项
(1)平均分定在44分。
(2)1个错别字扣1分,不设扣分上限。字数不足者,每少50字扣1分,没有标题扣2分。
(3)残篇评定:
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
400字以下的文章,不超过20分,不再扣字数分。
200字以下的,不超过10分,不再扣字数分。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2分,不评0分。
只写标题的,给1-2分,不评0分。
(4)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的,打0分。
(5)抄袭试卷的阅读材料内容,或抄袭相关文章的,10分以下。
(6)卷面不整洁的,酌情扣1-2分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